2020年1月8日,
北京——由順豐和情緒美術館聯合舉辦的“活色生箱”主題裝置藝術展今天在北京798藝術區拉開帷幕。展覽將持續一周,聚焦水產、鮮果、牛羊肉三大熱門年貨品類,以食材最自然的狀態為創作靈感,視覺化呈現以順豐為代表的冷鏈物流及科技在食材保鮮方面的應用,傳遞鮮食文化與綠色、健康的生活理念。
此次展出的三大藝術裝置,是基于順豐冷運車廂延展的藝術空間,選取了鯽魚、草莓、羊排等品類為代表的鮮食,并采用光譜燈帶、多方向鏡面、多層次亞克力板等裝置,巧妙傳達生鮮物流賦能下的“鎖鮮”意境,倡導“時鮮”的飲食觀念。
展覽現場,還圍繞三大熱門年貨品類,選取了《中國國家地理》最新附刊《鮮味兆豐年》中的部分原產地實景,再現鮮食的地域特色與人文風貌,引導消費者有效“識鮮”。不僅如此,展墻還展出了順豐生鮮物流的供應鏈解決方案,幫助公眾更好地了解
物流企業在生鮮供應鏈中的重要作用。
多輪消費升級下,消費者對優質食材的需求不斷攀升。然而,近年來層出不窮的食材質量問題與鮮食產地陷阱,導致食材生產者信任危機加劇,消費者對食鮮更是望而卻步。由于優質產地的傳播渠道有限,信息不對稱更加劇了供需缺口,為此,亟需加強產地與消費者之間的信任基礎,促進雙向信息流通。
順豐品牌總監吳娜表示:“此次聯合情緒美術館辦展,并與《中國國家地理》打造年貨附刊,正是順豐‘鮮食行動’的重要組成部分。順豐基于專業物流能力,緊密圍繞‘鮮食’,以行動促行動,鏈接原產地美食與消費者,服務人們品質生活。”
鮮食,是指食物最具生命力的狀態,既有正當時令的鮮美,又有極高的營養價值。今年,順豐發起的“鮮食行動”,是一場優質原產地、公眾媒體共同參與的社會公益活動,包括“鮮食原產遞”“鮮食原產地升級”“鮮食文化走出去”三方面,旨在呼吁公眾選擇“品質、信任、可持續”的鮮食生活方式。
鮮食原產遞:順豐基于物流能力,完成鮮食產品專業遞送,為消費者尤其是都市人群提供“品質”時令鮮食。自2012年全面入局生鮮領域以來,順豐冷運網絡已覆蓋全國139個城市,并依據不同品類、產地特點制定個性化物流方案,更為生鮮的配送時效及品質提供了基礎保障,為消費者持續提供品質時令鮮食。
鮮食原產地升級:基于堅實的物流底盤,順豐已將品質基因延伸至最“前”一公里,依托強大科技實力,對鮮食采后預冷、分選、包裝等環節進行標準化、自動化升級,提升鮮食原產地市場競爭力和溢價能力,促進當地特色生態食材“可持續生產”。
鮮食文化走出去:順豐整合優質原產地、公眾媒體等社會力量,讓原產地特色鮮食文化“真實可觸”,提振都市消費者對鮮食食材的“信任”,促進都市與農山漁村的交流與共生。而此次舉辦的藝術展及聯合《中國國家地理》打造《鮮味兆豐年》附刊,正是順豐“鮮食行動”聯動外部力量,傳播食鮮理念的有益實踐。